当前位置:首页 > 体裁作文 > 散文

读书有感散文

时间:2024-05-07 23:42:19
读书有感散文

读书有感散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有感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有感散文1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败坏,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图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着手迹。读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为“有了书,就象鸟儿有了翅膀”吗!

然而,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书并不一定能读好书。正如这位亚克敦,虽然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当人家问他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楚。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善长于读书,而只会“依葫芦画瓢”。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诼渐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关键还在于把握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在看,在看,看的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而“精思”则是“循序渐进”,“熟读”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是读书的要决。有了细致、精练的思索才能更高一层的理解书所要讲的道理。

由此可见,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读的精。象亚克敦,他徒有万卷图书,而不会读,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其实他一本书也没有读完。

现在的我们,这种“有书等于没书”的现象是历历在目,也就是不会读书。就说语文课本,大家都认为没什么看头;这样一来,掌握的知识也相对于较为肤浅。因此更何况是其他书呢?我们读书提倡: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面对现在激烈竞争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善读。

书是人类生活的营养品,书是开启智慧宝库的钥匙。读书,现在已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我每天都安排一小时的时间来读书。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读书可以缓解自己的心情;在心情烦躁的时候,可以让自己的心情不再那么烦躁,随着读书变得心平气和。

对于书,只有善读,才能象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

读书有感散文2

早在几年前就曾在报纸上见到署名柏舟的许多杂文。文章的内容早已忘的一干二净。柏舟这个名字却清楚地记住了。几年后,在上了一个叫李凤军老师的半年的《当代文学》后,突然知道了给我上课的就是李凤军老师就是我记忆里的柏舟。

有写惊愕,不敢相信!但却是事实。

对文学有种宗教般的崇敬感,总是认为发表文章是学问深的人的事,与我及我周围的人无关,或者说,凡是称为作家,发表了些文章的人都该是离我很远的陌生人。包括柏舟。他是我知道的寥寥可数的几个临沂作家中见到的第一人。

当拿着他送我的散文作品集《冰人儿》时,竟茫然不知所措,一个星期没敢看。那种感觉就像面队一个身材苗条的蒙面女郎,却迟迟不敢掀起她头上的面纱,充满窥视的欲望,却又怕不尽如人意。最终还是忍不住了,一看不可收拾,从封面到封底,甚至连书脊上的“中国文联出版社”的题字也欣赏了半天。

读凤军老师的文章最大的感觉就是他文章中所透露出的浓郁的乡土气息,这和他生长于沂蒙山,立足于民间文学的立场分不开。在他的笔下,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被描写的对象:沂蒙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各种乡间孩童的玩物,周围的乡邻……这些事物经他的笔一写,便活泛起来,像有了生命。他的文章毫无矫柔造作之感,朴实的就像听一位老者在娓娓而谈的讲故事。这本集子中,我认为最富有诗意的莫过于《冰人儿》。《冰人儿》以细腻的笔墨勾勒出寒冬腊月农家结婚前后的热闹场面和美丽动人的新娘“冰人儿”形象,以及作者童年时的天真可爱并透露出作者童年时代对美的追求。《种瓜记》和《土里的粉条》两篇看完后内心非常沉重。我想起了沂蒙山走出的作家芦苇泉的一篇散文《弟弟的西瓜》。如果说芦的散文表现的是微苦的而又稍带点浪漫主义色彩的乡情的话,《种瓜记》则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写父亲种瓜的不易,以及作为农认得艰辛。我作为一个农家出身的孩子自然能深切地体会到作者见到他父亲劳累时的复杂心情,其拳拳之心可以昭日月。

看完《土里的粉条》让我陷入了沉思。看似轻松的笔调,却压抑的人的心里难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作者的出了这样的结论:人只有饱了饭才有自尊风度,别的都是扯淡。

作者以一个立足民间文人的形象关注着沂蒙山区的人文风貌和民俗习惯,《青莲朵》《哭丧》《咬春》《云窟探险记》诸篇在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也让读者了解了沂蒙山区的风情、民俗。我最喜欢的文章要数《大炮轰洋人》,读此篇仿佛让我又回到了纯真的童年时代,那虽清贫却充满乐趣的童年让人永远难忘。虽然在我们那都不管那个游戏叫大炮轰 洋人,但是一看便知道是什么游戏,顿生亲切的认同。

读着本散文集时会不是遇到搞不明白的词语,细细推敲,竟是方言。便忍俊不禁。上学在学校虽然平常说的话是方言口音,但一些方言词语却不会说了,凤军老师辗转各地,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却乡音难忘,难舍故土之情,实在难得。

艺无止境,希望风军老师这位真纯的沂蒙乡土文人能多出文章,多出好文章。

读书有感散文3

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内容大概是:一个年轻人偶然捡到一页纸,他看了一眼,发现写的很有趣,把这页看完之后还想知道结局怎么样了,就费尽周折找到了这本书,痴迷的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从此,年轻人不仅被小说迷上了,人生轨迹也发生了难以想像的变化,他后来成为有名的小说家。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年轻人就是马克·吐温。

我曾经读过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比较喜欢他幽默的文风,看了这则故事后就到新华 ……此处隐藏1268个字……心情,开始了对那些理想的思考。花了一整夜的时间读完了〈牧人笔记〉,内蒙古无边无际的青色*草原在我脑子里徐徐徘徊,那些纯真的蒙古牧民,那种和睦的游牧生活,那些罕乌拉蒙古包里成群结队的羔羊骏马,大概这就是张先生历经四十年还执着的原始游牧生活方式。一个人,一个作家,一个响彻文坛的大文豪,花了四十年来写自己钟爱的内蒙古,花了一辈子来纪念六十年代的原始生活,那种执着,那份信念,我大概是永远无法比及的。牧人笔记,记录的虽然只是一些平常的游牧生活,但是它所呈现的却远大于它的书面内容,12年前的旧稿,年轻气盛的张承志,用犀利的文字记录着自己的理想,当他偶的`翻到遗失已久的稿件时,激动难掩,激动的并非是一本再版六次的外文书著,而是那12年前血气方刚的志气,以及敢写敢批的胆量。也许如今的我,翻阅到曾经写下的文字时,也会有同样的敬慕。

一整夜的不眠不休,却丝毫没感到疲倦困恶,我想,我与张先生是有同感的。其实读文章也是会依情绪而定的,当愉悦之时,喜欢读一些带闲情雅致的舒缓的文章,便也行云流水一般,偶尔还颇得一些体会,便起兴下笔闲侃一翻,心情便更加舒畅。当情绪激愤时,便爱读一些批判性*的文章,自己也随着更加激愤,立刻提笔,将心中之不快统统发泄干净,却也倍感轻愉。读书带兴,写书也带兴,如此才有兰亭序之万古流兴,若要用羲之后来重赋的几首,大概我们也不会记得兰亭之曲水流觞了。今之读张承志,也得益于矛盾的心理,理想初衷与现实的差误,让我也开始怀念起了曾经童年的那一方碧波湖塘,极端的执着也是我性*格的一份,在这一点,我于张先生也是有共同语言的,因此我于百忙之中,读此一书,也心安理得。书鉴,其实并非书本身,也有十分的必要了解作者写书时的心境,我是如此认为的,尽管许多人对张先生的文章批评指正,但于我,我是无半点质疑的,因为我理解他,发自内心的理解他,感激他。接下来的日子,我是会坚定的追逐着理想走下去的,至于极端,大概只是一些旁人不理解的想法吧。

读书有感散文5

曾读过一本叫做《羊的门》的小说,因那时年纪尚浅,对此书蕴含的深意是不甚明了的。如今回想过,不得不为作者的勇气与良知所折服。他通过极度夸张荒诞的笔法,将特殊环境下特定人群带有普遍性代表意义的生存状态予以清晰地呈现,直接影射着现实社会。羊,不言自明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的代称;门,则隐喻了出路。这是我现在对这部著作的肤浅理解。

在这部寓言式的著作里,书写者犀利的笔锋直指统治阶层,将统治阶级的虚伪与冷酷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冷酷与虚伪体现在了自身的优越定位,对普通民众地欺骗、漠视,以及对人性的人为塑造与摧残上面。与此同时,作者地挖掘还远未结束,刽子手同时也是受难者。羊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也可能化身为狼。这才是令人震惊地发现。

有羊就必然会有狼,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写文章的规律。所以描写狼的篇幅是不会缺少的。最早登场的狼是那个白白胖胖笑眯眯的村干部。此人的最大嗜好是为他年迈的母亲捉虱子。书中说他有一双好似女人样的细嫩白皙,可灵巧的小手,这只手最擅长做的事就是,把吸足了他母亲鲜血的虱子逐个拴在一根细线上,独自有滋有味地把玩观赏。这本来仿佛是一幅二十四孝里的道德图。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最后他又会悄悄地把虱子放回到老人家的身上,为的是他可以‘’再来一次‘’。每当回想起这个段落,我都有毛骨悚然的感觉。此人代表的那个阶层的伪善与残忍活脱脱地从文字里跳了出来,让人不寒而栗。无耻可憎。伪装在高尚后面的无耻等同于恐怖。

书中的主人公,那个神通广大的书记就是个伪装的高手。作者用极端冷静地描绘把他刻画成高大全的光辉人物,自然,这样的描写本身就是问题。作者说他常年要披着衣服,如果不披点什么,他是找不到自己的。那么他就和普通村民没有区别了。真是极具了讽刺意味。而他的可怕却是那个爱好捉虱子的家伙无法企及的。因为篇幅所限,仅举两例。

其一。他主管的企业遇到了技术上的难题,因此不惜重金请回省里的专家入厂攻关。但是实验却接连失败,他的脸色在背地里越来越阴沉。然而他却是这样做的:专家每失败一次,他对专家的待遇就提高一个级别,并且面对专家时总是会热情鼓舞,给予他支持与信心,丝毫不加以批评指责。本来已经准备放弃的专家受到了感动,从此开始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工作,为的是给品格这么光辉高尚的书记一个报答,最终活活累死在岗位上。实验成功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终于攻克了技术难题的书记,听闻到专家死去的消息时的态度。他几乎就是不为所动。多么高超的手腕,多么可怕的城府。他从内心里没有把人当成人。

其二。在那个集体大劳动的时代,一个憨厚的姑娘,干活时不小心被切去了一根手指,这本来只是一次很寻常的工伤事故。他却灵机一动,认为找到了可乘之机,便刻意把她树为楷模大肆宣传。效果是显著的,原本善良纯朴的姑娘失去了自己的定位。她被人为地吹捧成了一个神化了的人。产生的连锁反应是,人们争相效仿,唯恐砖头铁块不砸在自己的身躯上。伤残率大增。最后他不得不站出来说:还是要注意安全。但他是迫不得已的。因为都成了残疾,施工进度会受到影响。他同样没把人当成人。多么卑鄙的伎俩。

所以敬佩此书的作者,是因为他站在了真正文人的高度,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解读这个社会的丑恶与不公的同时,给予普通人以足够地关注与同情。

揭示苦难并不是为了沉沦于苦难,而是为了从黑暗中汲取教训与思考。只有直面人生,才无愧于自己的良知。底层民众的悲苦不能刻意回避,真正的仁爱应是施予在苦难中挣扎的人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心中的痛是一样的。

由此联想到某位所谓网络诗人的话:一味的宣泄负面情绪如何如何。真的难以苟同。负面情绪的定义是什么?假如说出了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现象,就是负面情绪的话。假如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却没人敢说的话,就是负面情绪的话。那我真的无话可说。我只能感到悲哀。我只知道,那些在底层苦苦奋斗的普通人,他们的意志并不会比某些高高在上的人来得薄弱。我只知道,假如是你经历过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你也许会崩溃,可他们却永远也不会。他们同样对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他们是整个社会大厦的基石。不要去试图摇动托举起你的根本。小人物的尊严同样神圣不可侵犯。

动辄给描写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扣上负面情绪的帽子,仅以自身的体验想当然地评判他人的认知,本身就是狭隘和不负责任的表现。每个人生活的经历,所处的环境注定是不同的。我们认为的不可能,很可能每天都在发生。既然自诩为文人,就要有文人的良知与底线,说到底就是杜绝欺骗,还生活本来面目。大凡大奸大恶之徒必是饱学之士,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谁能保证那些口口声声爱国的人,不会在血与火中沦为可耻的叛徒。爱国不是仅仅挂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对身边的苦难视而不见,对人民大众的疾苦漠不关心,这样的人能够成为社会道义的坚守者?我表示怀疑。文学需要被尊重,文学服务于人,我们想要了解的是真相。我们不需要掩耳盗铃式的美好。对个别“文人”的伪高尚,只有鄙视与唾弃。社会在前进,已不是文化禁锢的时代,给所有的生命以应有的尊重。

以一颗真诚的心看待世界,用真实的笔墨书写身边故事,美好地歌颂,丑恶地鞭挞,愿阳光永远普照在伟大的祖国。

《读书有感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