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

实用的高三作文集锦五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作文 篇1
我的老家位于三峡库区的忠县县城。长江三峡工程175水位蓄水后,忠县城上游约十公里的一座江中之岛一一塘土坝,就永远地沉睡在深深的江底。但是我们小时候背塘土坝萝卜的情形,却一幕一幕在我们脑海中浮现。
塘土坝萝卜有四个特点:一是长,二是大,三是“趴”(形容软),四是甜。
说它长,是因为塘土坝是一个河沙堆积而成的江岛,岛上的土地土层厚厚的萝卜深深地扎根土中,个头就长得长,大约有40一一50公分的样子,放在小背篼里,还会冒出一大截在上面露着。
说它大,是因为塘大坝的土壤肥沃,萝卜长得粗壮。大萝卜象个小娃娃,白白胖胖的,抱在怀里沉甸甸的,一个萝卜就有十几二十斤。
说它“趴”,是塘土坝萝卜下锅时间短,很快就煮“趴”,下锅前萝卜切得方方正正的,但出锅后就圆角了。那个“趴”和呀,含在嘴里就化渣了。
说它甜,是因为塘土坝的萝卜全是施的有机肥,从不施化肥,所以,萝卜含糖量就高。吃起来甜甜的,香香的,吃了一碗还想再吃一碗,直到把肚儿撑得圆圆的。这种萝卜,生吃打口渴可以当水果,切成萝卜丝做凉拌菜也是很可口的。
唉呀,塘土坝萝卜啊,简直好到无与伦比,即便走遍全世界,恐怕再也找不到比它更长,更大,更好吃的萝卜了。
每年春节前我们家都要到河坝去买好多塘土坝萝卜,转运到老街放在熟人那里,然后动员全家老少一有空就要去河坝往家里背萝卜。
就是这个背萝卜回家的过程,却演绎了一个一个难以忘怀的故事。
那时,我家的几个姐妹都在二小读书,中午放学回到家,看到母亲正在烧饭,我们本想在未开饭前在家做作业或玩一会。可是,还没等我们放下书包,母亲就发话了:"趁饭还没有做好,你们几个赶紧下河坝去背一趟萝卜回来。"背萝卜是我们很不情愿的事,当时就犟嘴,我们跟母亲讲了好几条理由:一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吃饭肚子饿得咕噜叫,哪有力气去背萝卜。二是我们下午还要到学校上课,中午背萝卜,体力消耗太大,下午上课就打不起精神,说不定还会打磕睡,甚至于还会昏倒在教室。三是我们几个都还是未成年人的小孩子,母亲你使用童工,是违法的。我们可以到公安局告你。四是我们讨厌吃萝卜,那段时光,我家上顿下顿都是萝卜,饭里汤里都是萝卜,吃得我们都没有胃口了,寡捞捞的还要我们去背萝卜回来吃,我们本来就有抵触情绪。这些理由你说一条,我凑一款,几个丫头片子七嘴八舌,嘴喳喳地嚷个不停,把母亲气得火冒三丈,打嗝连天,但又舍不得出手打我们,饭也不煮了就到工厂上班去了。我们几个见把母亲惹毛了,虽然没有挨打,但出于无奈,还是打起精神,饿着肚子,极不情愿下河坝去背萝卜。
萝卜是事先已买好,放在秦师傅的白铁铺子里。我们赶到那里一看,哇噻!好大一堆萝卜,大约有1000多斤。我们报上家门,秦师傅就知道我们是袁家的女儿。他心疼地说:"你们几个妹娃子人小体弱,不知要背好多趟哟!"塘土坝萝卜大,一个背篼只能装三.四个,三.四个的重量就是六七十斤。从河坝老街出发,一抬脚就是爬坡,那一级一级石台阶一步一步数上去,足足有1500多级。直线距离少不了有公里多。一路上我们歇脚的地方只有在西门洞.狮子坝.城关镇街口.机神庙附近这几个地方,才有石坎可以蹾背篓歇口气。这一坡背回家,不知要流多少汗水,反正背心衣衫全被汗水湿透了,肩膀也被勒红了勒庝了。我们实在饿得走不动了就将背篼靠在台阶上,找一截断萝卜,象上甘岭的战士那样我啃几口传给几个妹妹啃几口。传过去递过来,不到两三回合,一截断萝卜就被我们生吃完了。然后我们做个怪相,打两个哈哈,背起萝卜又继续前进。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背萝卜的途中,由于天下雨,路很滑,四妹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一背萝卜连人带萝卜全倒在地上,脆生生的萝卜摔断成好几截,沿着台阶滚出好远,四妹倒在地上,身上糊了好多泥浆,象个泥人似的。我们看了很很心疼她。四妹从小就爱生病体质弱是累不得的。她忍着病痛,还要下这种重力,受这种折磨,我们作姊妹的,真是于心不忍啊!为了减轻四妹的负担,我们就把摔断的烂萝卜,捡到我们的背篼里,宁肯自己背重一些。回到家里,母亲安慰我们说:"萝卜摔坏了不要紧,只要人没有伤就行。今天下雨路滑,就少走一趟吧!"我们听了这话,非常高兴,吃好饭就象脱缰的野马,乐巅巅地跑去找同学和邻居小伙伴疯玩去了。
我们利用放学之余差不多花了一周的时间,才把放在秦师傅那里的一堆萝卜背完。放在磨子那里象一座白玉雕的小山。这些萝卜,除了全家当菜吃,还要剁来喂猪。猪吃塘土坝的萝卜很营养,长得又肥又壮。那猪的边油啊,又白又嫩,嫩涮涮的,炒的菜香极了。
塘土坝的萝卜,我们背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我们工作离开家了,才结束了背萝卜。塘土坝被淹没,我们再也吃不到令人回味的.塘土坝萝卜卜了,但是,背塘土坝萝卜的情形,却永远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间。
高三作文 篇2
我们在荆棘中开辟道路,在荆棘丛中静候花开。
——题记
成长路上荆棘密布,多少次的上前拼杀,多少次的想要回头,多少人在前进与后退中因无从选择而堕落迷惘,夜空中繁星密布,多少颗因走上歧途而堕落,多少璀璨因而消亡……
成长的路上我们像迷茫的花儿,曾几何时被耀眼的阳光所迷惑,而忘记脚踏实地扎根泥土,成长的路上我们像不羁的蒲公英,曾几何时被飘逸的风儿所迷惑,而忘记要飞向何方……
冬日、暖阳,寒冷来得静悄悄的,无声无息的,很突兀,没有寒风却依旧刺骨,好似血浆即将凝固,并不耀眼的阳光给我带来几许暖意,从小畏惧冬天的我缓缓睁开惺忪的睡眼,慵懒的伸个懒腰,不急不缓的走出房间,无视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诲,径直走向电脑,看到屏幕上的话“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在纸醉金迷度过吗,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整日无所事事,和所谓“兄弟”吹牛打屁,貌似阔绰的请人吃饭吗,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回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不禁出了神。
夏日、烈日,酷热来得慢吞吞的,很自然,了无痕迹的过度让人毫无所觉,莫不是窗外池塘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白无瑕的荷花竞相开放着,我还不知道夏天已经来到,台灯下,一个有着稚嫩面孔的的孩子合上了一本看似比其年龄更大的书,脸上露出了不符合其年龄段的表情,让人感到些许怪异,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然后用钢笔在纸上写下了“奋斗就是生活,人生惟有前进”。我早已忘记这是谁说的,回想起来像是一把刀,从我的心口划过,刺痛着。
秋夜、残月,秋天来得很隆重,窗外的叶渐渐干枯了,一位老者躺在病床上,小孩儿努力控制住眼角的晶莹,转过头轻轻拭去泪痕,对面前的老者说着“爷爷,我长大了,我明白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道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而老者严肃地脸上露出了或是欣慰或是讶异的表情,却又转而认真的说道“既然你有意如此,那么就恪守你的本心吧,去寻找你所想要的……”那一刻我惊醒了。
本心吗?成长的道路上多少的艰难困苦、多少的美丽诱惑、多少的……都走了过来,多少次摔倒又多少次的爬起,继续向前,但是如今却停步不前,多少的努力因为放纵毁于一旦,多少的成就因为盲目化为飞灰。
勇士,斩断面前的一切羁绊,在成长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去寻找只属于你的那朵璀璨的荆棘花,绽放出只属于你的耀眼光华吧!
高三作文 篇3
整整一个夏天,他和她都没闲着。现在他和她都在补习班里学习,偶尔他们会对视一下眼神,可只是凑巧的那一种。
他们的认识,是在那一次晚会。
时间总会过得很快。这次军训也是,只剩今天的晚会了。
学校要求每个排至少有一个节目。叶觉得自己初中获过歌唱比赛的大奖。就抱着娱乐的心态向老师报了名。
晚会进行得很慢,叶的节目是最后一个。
杨,是叶班上的一个男生。虽然大家做同学快一星期了。但杨和叶还没说过一句话。若不是老师,他们还是陌生人吧。
老师对杨说,为了营造晚会的气氛,你在叶唱歌时献花吧。可是白天,杨累得只想睡觉,压根儿就忘了这件事。
节目一个一个开始,又一个一个结束了。现在都到倒数第二个节目了,杨才想起献花的事,老师也正为这事发愁。突然,有个男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还拎着两根红萝卜,对着杨说,你看,这个。 杨觉得这简直太有创意了。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最后一曲开始了,在灯光衬托下,叶的白色翅膀显得格外艳丽。她陶醉地唱着,台下有同学议论着这个小才女,听说她以前就凭着这首《隐形的翅膀》拿了市一等奖呢。
杨快速走上舞台,把自己准备好的红萝卜献给她,还拥抱了她。
叶被杨的举动吓了一跳。她有点慌张地推开他。但她还是很高兴地挥动着红萝卜唱歌。
这一晚因为红萝卜,而变得特别。
军训结束了。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才会正式进入高中。
杨是个乖巧的男孩,他跟妈妈要求去少年宫学习。他觉得这个暑假不能白白浪费了。
叶是个贪玩的女生。军训对她来说可算是人生一大苦难。苦难过后总要享受一下吧。可妈妈却逼着她去少年宫,她只好乖乖就范。因为她知道每次的反抗到了妈妈那里就成了无效。她恨那些爱学习的人,因为他们去补习,才弄得妈妈紧张。
叶每天从自己家门口拦下公车,坐车去上学。
头一天,她就发现了坐在第一排的杨。她装作不认识他,悄悄从杨的座位旁过去,到教室最后的一个角落里坐下。因为她根本不想学习,想坐在后面逃过老师的法眼,好趁机睡觉。
杨也觉得这个女生面熟,想想原来是自己的同学。他很有礼貌地走到叶的位置上想跟她打声招呼。可看到叶跟别人正玩得开心,也就算了。他想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
一天一天,太阳晒得人懒洋洋的。在少年宫也已一星期了。今天叶被老师留了下来,老师谈起了她的学习态度。老师对着叶说,现在是休息的时间,既然你来到这里,总要学点什么回去吧。要不然还不如在家里吹吹空调呢。接着,老师就把目光转向了杨,你看,我总爱说杨,杨同学是个很勤奋的学生,
叶差点崩溃了。她的忍耐限度已经是极限。她愤愤地走出了教室。她隐隐约约地听到杨跟老师谈着新概念的事。
很久后,他们俩才边聊边走出来。叶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一直游荡在少年宫旁。看到老师,她只好灰溜溜地去坐公车了。
叶上了车,才拿出MP3要听歌,就看到杨上车了。哇,不是吧。他也是乘302回家的。她赶紧把头转过去。没想到,杨还向她打了声招呼,你好,我们是同学吧。
也许吧。
没想到,你跟我坐同一班车啊。
杨觉得叶似乎有些不乐意,也就没再说了。
一声主动的问候,或许是朋友的开始。叶觉得杨不像她平时碰到的男生那样只会吹牛,其实他的脑子还是挺活的。在补习班,杨老是拉着老师问东问西的。有一次还被叶听到关于什么地火的事。
地火,这个叶从来都没听过的名词,开始引起了她的兴趣。没想到杨的知识面还挺广博的。这与之前叶遇到的那些整天埋在书堆里不懂开窍的同学不一样。杨还懂得很多课外的事,对科幻还特别感兴趣,《球状闪电》是他的最爱。
叶觉得要对这个男生另眼相看了。
十六岁的季节,是个缤纷的季节。十六岁的少女总会有些花痴。
即使杨是她最讨厌的爱学习的人,即使杨长得很普通,可叶的心却不觉间印上了他的影子。
之后,叶还是注意了杨的来回时间。叶故意挑了那个时间来回于少年宫和家之间。可每次的下午,杨总会和老师谈得很迟。叶只好在附近闲逛。等到杨出来的时候,她就假装很凑巧地往车站走去。
这样好几次,都如叶的所料,杨很快地随她走上车。但有时也是碰不到杨,就比如今天。
明明叶看到杨来了,可他怎么还没上车啊。望望窗外,杨站在外面。车上的人虽然多了点,可还没满。他干嘛不上来呢?正纳闷着,看到杨走向了下一辆车。
渐渐地,叶发现杨都会坐在公车从门口上来靠左边的第三个位置。她也就会故意很随意地在他前一个位置上坐下。现在,她明白了,明白有些时候杨为什么没出现。
他不习惯人多,不习惯坐别的位置。
从此,叶也会注意车上的位置。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碰到杨。有时,杨会看到叶,然后笑一下。有时他没看到,只顾着自己在想问题。
302,这辆车上整整一个月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没有对白,只是默默地坐在车上,彼此都假装着这些是在凑巧的发生。
很快的,少年宫补习班就结束了。
又是一个晚会,又是叶唱歌。不同的是,不是杨来献花,被用来做贡献的也不是红萝卜。
杨在半个月前就被爸妈带到外地去了。
同样的白色翅膀,没有红萝卜的搭配也显得逊色了些。叶知道少女的梦也该醒了。
其实这个夏天叶的舞台,早已悄悄地放了根红萝卜了。只是叶不知道。
高三作文 篇4
世事本像水一样无法定下形状,又何必要求命运一路顺畅。谁记忆的褶痕里,没有飘过几杖悲伤的秋叶?人生有了高峰,必然错不开低谷;有了所得,必有所失;生命尽管布满灰色,但必然有一天会色彩斑斓。
——题记
我曾试图拾起我高二的日子,忧伤的,刻苦的连同那些苦闷压抑的,可他们却一溜烟地不见了,没留下任何痕迹。有的只是在考完试后不知天高地厚的嚷这些破题我都会,只是不想做罢了;有的只是嬉笑怒骂的在校园中疯跑,直到跑过整个春天,还意犹未尽地大叫夏至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我的高二就在这嘻嘻哈哈中晃悠悠地过去了。
梧桐树上,知了叫个不停,看着地上斑驳的光影,从前的我会不厌其烦地数着,笑着踩过,飘出一片片笑声,现在的我只会把目光定格在手中的单词本上,步入高三。我开始学着一个人孤单得走着,享受只属于自己的孤寂;我开始学着跟时间赛跑,感受从未有过的充实。这些,就是我所选择的路。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我希望我在年迈之时回顾一生,不是庸庸碌碌,平平凡凡,而是绚烂夺目,非比寻常的。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非常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情性所消磨。”我始终喜欢并相信这句话。于是,我慢慢地不在上课时胡思乱想,我慢慢地减少看电视的时间,2小时,1小时,直到不看;我慢慢地开始捧着大本大本的参考书不再东张西望,我慢慢地改变上床睡觉的时间,10点、11点、12点,直到一点。我慢慢地用学习时间填充所有空闲的时间。
一切只为我的梦,那个曾经因为太遥远一度被我放弃的梦,曾经我以为我已经把它忘却,步入高三,它却如些清晰而强烈,支配着我。我不想遗憾,我只有努力。在着暗无天日的高三,梦始终是一盏灯,指引我前进,永不放弃。
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会坚定不移的重来,因为我的梦在向我招手。
高三作文 篇5
我曾经蔚蓝,我曾经灿烂,我曾经热衷于对太阳的向往和追求。
我曾经安分,认真,温顺,做应该做的事。学习,考试,怀想金榜题名时的喜悦和大学悠闲的生活。
总而言之,我曾经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孩子。
可是,遗憾的是“曾经”。
我开始接受郭敬明的无病呻吟,我开始听韩寒的愤世嫉俗,我开始向往周杰伦沙哑不好听的嗓子唱出来的如诗般的乐章,甚至海子的扎轨自杀。
看着旋转的落叶醉卧黄土,猛然发觉,叶以黄了两拨,人走了两拨,年过了两拨。
高三了,上网的人少了,球场也冷清了,班上多的是认真认真的好孩子,一个个好孩子。
一天,随便哪天都行,有人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按你这样学习,一定会退步的,你想不想读高三。
我很傻,我不知道有什么做错了,人不是依旧生活,依旧学习,依旧该死还得死吗?
我开始意识到灵魂的软弱无力,懂得了恐惧,考综合的时候,每个人都迫不及待的等待着答案,或欢喜或低着头死命锤桌子,而我,背向黑板,恐惧,无来由的恐惧。
我的桌子上写着大大的“上海”,我心中的梦。我想到了到上海读书,向往那里的黄昏,晨晓,不敏的夜。想到过了今年不死我就解脱,飞向远方。飞向渴望的远方。







文档为doc格式